ob欧宝娱乐体育网页版入口

常熟市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4-07-23 08:09:45

  来源:ob欧宝娱乐体育网页版入口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省委第二巡视组于2023年4月18日至2023年6月28日对常熟市开展了巡视,并于10月9日进行了反馈。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常熟市委深入贯彻习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要求,从始至终坚持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主题教育的重要方面、推动常熟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契机,扎实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抓好组织领导,有力有序推动各项整改任务落实落地。

  一是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凝聚整改思想共识。省委巡视反馈后,市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周勤第为组长的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关于巡视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书记专题会、省委巡视反馈会要求,专题研究部署巡视整改落实工作。11月10日,市委常委会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常委班子和班子成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改进方向,全力推动整改工作落细落实。同日,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我市整改工作方案及选人用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巡察工作专项检查三个专项整改工作方案。12月14日,市委召开落实“1+7”工作清单制度推进会,听取巡视整改情况汇报。12月17日,市委常委会再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苏州市委关于省委巡视整改情况专题汇报会精神,听取我市巡视整改进展,研究部署下阶段巡视整改工作,明确要求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强化对巡视整改是政治责任、政治任务、政治纪律的认识,不折不扣抓好巡视整改落实。

  二是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全力推动整改落实。针对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细化形成具体整改任务,逐一明确牵头市领导、责任单位、参与单位和完成时限,并将巡视问题全部纳入“1+7”工作清单问题库,常态化督查推进。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巡察办分别牵头抓好3个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市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巡视整改工作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牵头整改、亲自跟踪问效、亲自督促落实,反复强调要把巡视整改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确保省委巡视反馈意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各分管市领导主动认领整改任务,牵头抓好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各板块各部门党委(党组)对标整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到倒排时序、挂图作战,形成一体担责、一体整改、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是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拓展整改成果。市委把巡视整改作为推动各项事业高水平发展的有利契机,与主题教育协同推进,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紧密结合,把解决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紧密结合,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着力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出台了重点客户服务、镇级债务管理、编外人员管理监督等30项制度,研究制定了经开区、高新区、科创制造融合发展、虞山尚湖古城保护利用、融合创新区建设、直播电商、农业农村、文体旅、基层社会治理、“一老一小”保障共10个《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6),推动常态长效整改。统筹建立“一问题一清单”台账管理制度,对各整改牵头单位实施每月提示通报,严格落实“一月一整理、一季一分析”要求,推动市纪委监委、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巡察办等职能部门形成联同监督机制并开展专项督查,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台账、现场问询等方式,及时掌握问题整改进度,对发现的有关问题即时反馈督促整改,推动销号管理,确保巡视整改落到实处。

  对相关企业涉及到的奖补资金补发到位。结合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财政实际,制定企业奖补资金操作细则。调整出台《关于推进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升奖补资金的精准性、有效性。在2023年企业项目申报和评审过程中,明确优先支持企业项目类奖补、确保资金足额下发,对企业标杆荣誉类奖补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划分档次实施。

  (1)针对问题抓好立行立改。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均已按月收缴党费,相关党费收缴小程序已完成整改。

  (2)开展专项排查整改工作。下发《关于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自查自纠的通知》,在全市部署开展支部书记未由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党费收缴不合规等问题自查自纠,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压实基层党组织责任。常态化开展基层党建重点问题检查督查“回头看”,将检查结果纳入党建考核。结合“组团式”调研、日常走访,对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务工作检查指导,并以《组工参阅》形式将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向基层党组织通报、反馈,压紧压实各单位党委(党组)工作责任。

  (4)建立分组交流协作工作机制。选取党务工作基础扎实单位担任协作组组长,实行以强带弱,定期开展业务交流。下发基层党务易错点工作提示,结合主题教育党员轮训培训,组织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党内法规条例,提升党务干部业务水平。结合年底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开展支部台账互查,加强业务交流,提高基础工作规范化程度。

  3.关于“部分单位三重一大事项问题整改不够彻底”问题的整改。

  (1)严格落实《市委常委会“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决策规则》,定期向市各板块、各部门征集需纳入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讨论的议题。明确专人负责市委常委会会议记录,对会议组织情况、讨论情况特别是会上发表的不同意见建议,作原汁原味记录。

  (2)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党委(党组)对“三重一大”议事决策规则制定、修订及执行情况开展自查整改。召开专题会议,针对落实“三重一大”不规范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明确具体整改要求。市委常委会会议多次听取整改进展并作部署,要求全市党委(党组)健全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严格执行民主决策程序,注重强化民主决策监督,推动决策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全市党委(党组)均已按要求制定或修订本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常态化落实。

  (3)将全市党委(党组)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议事规则情况,纳入民主生活会和市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述职内容,接受监督考评。加强对党委(党组)“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决策及实施过程监督检查,推动决策科学规范。

  (1)开展空壳党支部集中清理。部署开展全市两新领域空壳党支部排查摸底,指导各镇(街道、开发区)对空壳党支部开展集中清理,实现两新空壳党支部应撤尽撤。

  (2)强化两新党组织作用发挥。指导各镇(街道、开发区)按照《关于组织实施两新组织“递进培育”工程》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两新党组织联系指导,选树培育两新党组织典型,对2023年新成立两新党组织制定“强基扶持”工作计划,加强跟踪指导。提炼两新党组织典型做法,形成5个两新领域党建工作典型案例,推动提升两新领域党建工作质量。

  (3)建强两新党建工作队伍。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两新”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与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组织各镇(街道、开发区)和业务主管(监管)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择优推荐67名专(兼)职两新党建工作指导员,有效充实两新领域党建专业力量。

  (1)举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二十大报告专题学习会。组织开展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报告会和多次集中学习研讨。苏州市第五巡学旁听小组完成对常熟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巡学旁听。

  (2)完成基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和检查指导,组织开展全市镇、街道、开发区和部门单位台账交叉互查,评选一批基层建设年优秀示范单位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典型进行宣传推广,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更加规范,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

  (3)举办多场“百名局长百场宣讲”活动和“虞燕送理:政奋人心”宣讲活动,组织基层单位围绕理论宣讲分众化主题开展调研。举办常熟市基层理论宣讲骨干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暨苏州市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名师工作站(常熟市)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充实理论宣讲队伍力量,提升宣讲质效。

  (4)市委常委会带头领学促学,积极参与主题教育,高质量落实读书班、专题党课、大讨论、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等重点任务。建立联系观察、督促指导、内控把关三项机制,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制定主题教育学习计划,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材料。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开放式观摩3次,开放市级观摩点14个。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轮训。

  (5)积极稳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校各类培训班次的必修课,结合不同类型党员干部需求实施分类施教,打造“理论课堂、现场课堂、网络课堂、田间课堂”,开展精准化、多维度的专题培训和专题宣讲,持续推动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建立对接交流机制,将常态化对接上海相关部门、机构作为重点工作纳入每年工作要点。

  (2)一是经开区选派干部赴上海临港集团挂职,聚焦智能汽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主题,邀请上海临港片区优质企业共同举办产业投资促进活动。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与上海品牌投资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设立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基金,进一步深化区域产业协作。二是持续推动辛庄镇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的临港常熟绿洲芯城项目,聚焦专精特新,打造分布式科创算力中心,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布局算力项目。积极争创长三角首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示范园区,全面打造以算力为底座的“数智力全渗透”科技创新芯城。三是主动承接好苏州工业园区的溢出效应,重点推动中新昆承湖园区建设,在产业、科技、人才等各个领域加强合作。

  (3)一是持续加强监测分析。落实经济分析和指导服务工作机制,抓牢“经济大镇”主阵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回稳向好。二是深入走访重点企业。实施领导带班走访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全面掌握发展需求,协调解决问题困难,提振企业未来的发展信心。

  (4)优化调整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牵引作用,以高质量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

  (1)优化港口管理体制,实现苏州港常熟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运作。紧盯理文多用途码头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多用途码头配套堆场规划许可证调整完成,开始候工楼、磅房等配套房建设施工。

  (2)一是持续推动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全面推行重点排污单位全过程环境管理标准化建设,指导16家企业开展环境管理数字化转型试点,持续加大企业环保自查自纠平台推广力度,已有1800多家企业运用平台开展自查自纠。二是成立企业环境管理人才实训基地,组织各板块开展60多次菜单式培训活动,进行法律法规的解读和常见环境违法风险的提醒。三是全面开展行政处罚、行政指导全过程普法,提升企业生态环境守法水平。四是不断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用电(工况)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数据分析研判,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大气走航,通过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实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3)化工园区专业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目前经开区内工业污水均已全部收集处理,后续进一步强化区内工业企业污水收集处理监管,严格落实工业污水排污许可制度。2023年12月4日江苏省政府正式发文,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通过江苏省化工园区认定复核。

  (4)已通过规划研究,明确铁黄沙农业生态岛的发展定位。一期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处于清表清障、修筑便道等初期施工阶段。

  (5)一是加强昆承湖周边控源截污,完成琴川街道环湖社区整村区域223户生活污水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并验收,完成沙家浜镇新滃村工业区及昆承湖村徐宅、石桥浜、北里泾花园的生活污水雨污分流改造并验收。二是实施农田退水治理,昆承湖种植区农田水渠建设和内河水生植物种植工程已完成并通过验收。三是开展水生态修复,加强昆承湖湖体及入湖口区域水生植物种植,完成昆承湖水生植物种植先导示范工程并通过验收。四是制定昆承湖断面汇水区精细化管理方案,加强水质监测监控,泥桥、昆承湖西路桥、北草塘桥等点位水质自动站已建成投用,每月定期对昆承湖湖体和周边入湖支流开展水质监测。2023年6月份以来昆承湖心总磷浓度连续8个月达到Ⅲ类。

  (1)加大传统产业创新力度。持续引导企业向科技型企业方向发展,鼓励企业申报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2023年度,常熟特色传统产业中2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企业获评省星级上云企业,5家企业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11家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持续加速传统特色产业转型。持续鼓励传统特色产业加大技改投入,优质企业进区入园,企业间协作发展。2023年度,4家企业成为规上企业。支持支塘镇无纺产业园打造上下游互相协作、全产业链相互配套的无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区。迎阳无纺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导常熟理工学院、东华大学等高校跟企业开展人才科研项目对接。

  (3)推动常熟服装城高质量发展。制定《服装城集团空置资产自主招商奖励实施办法(试行)》,结合市场实际情况针对现有闲置资产进行区域集中整合,统一对外招租,从而提高招商的效率和成功率。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实施数字赋能,加快闲置仓库改造转型,综合市场四楼部分仓库成功转型直播业态区域,并获评苏州市级直播电商基地。

  (1)梯队化培育创新主体,针对性服务扶持。树立高成长企业标杆,2023年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1家、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苏州县级市第一)、江苏独角兽企业1家、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10家、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33家(苏州大市第四)。精准匹配强服务,通过汇科创大数据管理平台匹配项目强相关企业进行初筛,精准辅导并预评审。2023年度19家企业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5家企业获批苏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优化大科园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共建常熟理工大科园有限公司,组建校地双方22人的管理运营团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双向人才交流。常理工产教融合大楼建成投用,新增创业基地2幢,出台《常理工大学科技园创业政策汇编》,鼓励高校师生在大科园创新创业。2023年11月,成功举办第二届常理工大科园创新创业大赛。2023年7月,赴北京参加国家大学科技园整改专家评审会,2023年10月,完成大科园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将持续关注国家大学科技园整改专家评审结果。

  (3)科技招商引增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落实《2023年度全市科技招商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招商工作提升创新主体引育效能的若干举措》,2023年全市共落户科技招商项目超1000个。积极实施“走出去”,先后多次赴上海、北京、深圳、西安、成都、武汉、合肥等全国重点科创城市开展项目路演对接,对接项目数超200个。持续探索“以赛代评”新模式,继续牵头举办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联动相关板块部门先后举办了16场次专场赛。打牢中小企业基石,强化高企主体支撑。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560家,同比增长近20%,2023年共推荐申报高企813家,同比增长7.1%,认定476家,同比增长15.53%,有效高企达1185家,同比增长20.5%。

  (4)做好考核指标监测。定期开展科技统计培训会,邀请上级相关部门做好研发投入统计数据填报培训及辅导工作。截至2024年1月,已开展12场培训会,涉及全市10个板块共780多家重点规上企业。成立常熟市研发支出“百日攻坚”行动专班,引导企业高度重视并高质量完成各类研发支出填报工作。

  (5)做大“专精特新”蓄水池,优化培育环境。做好潜力企业的培育和储备工作,出台《常熟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后备储备企业库。2023年共有818家经省系统评价符合创新型中小企业标准,比去年净增长率为12.52%。88家企业被认定为2023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企业正式入围2023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托“常i企”平台,开发专精特新诊断平台和梯度培育模块,于2023年6月正式上线家企业的专精特新问诊体检。

  (1)持续开展产业链龙头项目招商。引导板块紧扣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导向加强链主龙头企业招引。2023年已引进细分领域链主龙头企业项目5个。

  (2)引导龙头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持续培育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获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4家、工业设计中心8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家,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创新载体建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3)支持企业提升规模效应和扩大知名度。加快制定《常熟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聚焦我市产业迭代升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和集群创新能力提升,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兼并重组等。

  (4)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并建立联系制度,加强精准服务。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目前我市入选单项冠军企业共6家。

  (5)不断优化我市总部经济发展环境。通过加大政策宣贯力度,积极推进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培育,有针对性地服务意向企业,促进外资企业转型升级。2023年,新增省级外资总部培育库企业7家、苏州市级外资总部企业4家、苏州市外资研发中心9家。

  建立未竣工项目清单并进行调度,及时了解清单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促进项目早竣工投产,目前项目竣工投产率超过92.8%。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优化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及工具,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及管理流程等进行改造更新,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进行节能降碳等绿色化改造。持续开展技改项目的跟踪、调度,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换新工程,滚动推进170家以上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2023年12月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46.4%,较2023年6月份提高7.8个百分点。

  8.关于“经开区未发挥头雁效应”问题的整改。

  (1)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力稳经济促发展。2023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8.35亿元,同比增长20.4%;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1.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累计完成60.4亿元。国家级经开区排名58位,较上年上升33位。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路虎获评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美桥获评省五星级上云企业;新增华安钢宝利、慧桥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总部型经济,理文化工、达涅利获评苏州市级总部;依多科认定为苏州外资总部。深化国企改革,经开控股全面推行集团化管理模式,通过调布局、优监管、强党建,打通产权改革、公司治理、选人用人、激励约束等关键环节,不断健全法人治理体系。

  (2)做强先进产业集群。2023年,聚焦绿色智能汽车、声学、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引进航盛华东新能源总部等产业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超255亿元。其中11月以来,举办2023第五届智能座舱与用户体验大会、第五届全球钙钛矿与叠层电池产业化论坛等产业招商活动,新签约耐世特智能转向系统、爱立生血液透析装置研发生产总部基地等1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5亿元。有序推进项目建设。2023年总投资462亿元的55个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未势氢能总部、诺博智能座舱项目完成桩基施工,正在全面开展基础施工;仁烁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一期厂房竣工验收。航盛新能源总部项目快速开工建设,预计年内完成桩基施工。

  (3)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烁范、南智芯材等11家企业申报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获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受理。成功举办“苏粤同声 聚创未来”苏州中国声谷(深圳)科技招商推介会,超百位专家学者、企业及投资机构代表参加活动。苏州聚复科技等3家企业入选2023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拟认定名单;神隆医药(常熟)等5家企业入选第二十七批苏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拟认定名单。加快声谷片区开发,声谷科创中心开工建设;西片区通塘、通莲等四条道路竣工通车;完成常浒河康桥周边景观绿化4万平方米;天籁湾和花园总部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4)推动绿色集约发展。化工园区升格获省化治办复核认定,组织召开常熟经开区“无废园区”(化工园区)建设方案评审会,加快推进“无废园区”建设。做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指导工作,开展苏州市第一批3A级绿色工厂推荐工作,动员区内企业紧抓申报机遇,积极对上争取。

  (1)招引与培育并举,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稳步提升。2023年共推荐176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08家; 2023年底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79家,净增41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8.7%,较2022年提升了5.3%。着力构建创新型企业梯队,做好科小和高企培育等基础工作,建立企业科技数据库,构建创新主体培育、申报、认定和管理的滚动式全周期服务。围绕热点赛道,大力推进独角兽企业培育工作。

  (2)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与创新融合发展。聚焦骨干企业,狠抓梯队建设,截至2023年底,已新获评苏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常熟市首家、唯一),已明确索特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培育对象。获评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在产业链招商过程中注重“高”“新”项目的招引占比,加大高新区技术企业招引,今年已招引科力梦行、瑞基半导体、罗托克等20多家拥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企业。

  (3)多措并举提高亩均产出效益,持续擦亮“高新”发展底色。将利税作为招商引资引进项目重要考量因素,约定批地项目亩均税收要求确保土地高效利用。2023年度常熟全市纳税百强企业中高新区拥有34家,亩均税收50强工业企业中高新区拥有19家,均列常熟市第一。同时加强与税务等部门沟通,确保年度内税款应收尽收。持续开展智改数转培育工作,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中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省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1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2家、省星级上云荣誉获评14家、苏州智能车间1家。

  (1)一是《常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促进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及空间布局,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用地向园区集聚,提升地均产业用地效益,构建特色产业载体。目前已完成规划公示及部门、板块意见的征求。待苏州市总规报国务院批复后我市总规即可上报批复。二是出台《常熟市存量产业用地更新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加强对存量产业用地的规划引领、资源整合。目前已确定全市首批存量产业用地更新片区20个,涉及10个板块,规划总占地面积15677亩,实际产业用地更新面积10702亩。截至目前,累计已开工存量产业用地更新项目19个,土地面积706亩,投资额约47亿元。

  (2)以精准招商为抓手,会同各相关部门及板块结合片区产业发展状况,研判产业门类与板块发展的适配度,紧扣产业集聚化、连片化发展,引导支持板块按照确定的产业规划方向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打造特色化产业园区。督促板块落实招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平台录入工作,通过招商协同推进机制流程加强项目初期品质把控,提升招商选资实效。目前已实现全市产业项目系统录入全覆盖,为强化产业园精准招商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3)启动制定《常熟市存量产业用地更新片区星级评价办法(试行)》,从亩均税收、亩均销售、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租金水平、配套设施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并在安全、环保等方面设置一票否决情况,对存量更新片区进行综合评价。存量产业用地更新片区情况已纳入我市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实时更新片区建设情况。

  (1)一是2024年,我市已有8个项目列入当年度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项目数并列苏州大市第一。截至目前,4个实施项目及1个储备项目已开工。二是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成立市级重大项目保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实行实体化专班管理,12个相关部门为成员,进一步加大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服务力度,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2)一是紧扣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发展导向加强链主龙头企业招引,已引进华域系、中航系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头部企业以及英华特、圣特斯等装备制造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二是充分依托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有效地掌握重大项目推进进度等情况并协调存在问题。

  (3)一是进一步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增加社会化招聘,不断充实壮大我市招商人员力量。二是通过举办招商引资能力素养提升专题培训班、产业分析讲座等方式,帮助干部拓宽工作视野、提升招商理念、增强创新意识。

  (1)比照项目投资协议,梳理汇总近5年招引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亿元以上)实际投资、产出、税收等完成情况,筛出低效项目,逐步推动其履约达效。

  (2)围绕“2+4+N”新兴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新引进一批链主型重大项目,并推动龙腾新能、圣特斯等资产盘活项目加快建设。

  (3)严格落实《关于建立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项目招商会审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召开准入联审会议,对新引进项目进行联合会审,与新批土地项目逐一签订投资发展监管协议,加强履约跟踪督促。

  (4)协同推进中利集团重整工作,确保国有资金安全。由市级层面牵头成立清算工作组,建立国资、集体企业之间沟通会商机制,沙家浜镇明确专人负责做好中利集团预重整及中利系纾困资金的止损挽损的协同推进工作。

  (5)加强项目招引可行性研究。进一步加强对招商项目加强前期把控调研,聘请合作法律顾问对招商协议进行法律层面的审核。严格执行好招商项目党工委会议会审决策机制,加大对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招引风险的研判。将项目招引风险的把关把控作为招商评估考核重要指标,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打造懂产业、懂园区、懂企业、懂招商的人才团队。

  (6)加强项目招引全周期监管。加强高新区招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对项目招引进行过程监督。招商签约项目全部录入全生命周期平台,加强项目跟踪管理、科学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隐患。截至2023年12月,已录入37个项目,所有录入项目后续都将由各市级相关部门进行监控和管理。定期对招商人员开展产业培训、政策培训和技能培训,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学习会,提高业务和综合能力。切实提高项目风险防范意识,常态化抓好项目跟踪管理、科学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隐患。

  (1)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加强各地上市政策研究,结合常熟实际,形成了常熟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相关征求意见稿。科学制定企业上市激励措施,进一步提升各开发区、镇(街道)对企业上市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企业上市步伐。2023年全市新增上市企业、过会企业、报会企业各1家,报辅导企业5家,新增报辅导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目前我市有在会在辅导企业10家,数量列苏州大市第6,排名较2022年末提升2位。

  (2)夯实后备企业梯队建设。举办2023年度招商引资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强化开发区、镇(街道)招商团队资本市场意识。持续扩充上市后备企业库,摸排筛选出100家具有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结合资本市场最新政策,重建五级梯队标准,目前40家前三梯队企业中,10家已完成报会报辅导,另有30家已基本符合上市条件,预计未来3年内启动报辅导工作。

  (3)优化完善上市服务体系。举办“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对接会,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抢抓北交所深改新机遇。组建企业上市专家团、金融顾问团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政策咨询、企业上市等金融服务。走访调研重点拟上市企业20家,了解上市进展,倾听发展诉求,专题协调解决企业上市问题8个。

  (1)联合制定相关补充通知,全面宣传2023年春节期间的企业返岗交通补贴政策,安排专人一对一对接我市重点企业,摸清重点企业2023年春节期间组织包车返岗复工的情况;深入对接我市具有包车经营资质的运输公司,掌握2023年春节期间的重点企业包车来常情况,进一步与企业对接比对,查漏补缺,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福利。经反复排摸比对,我市未有符合“2023年春节期间企业返岗交通补贴惠企政策”申报要求的企业。

  (2)根据《苏州市2024年春节期间助企惠民若干措施》(苏府办〔2024〕9号)和《关于落实2024年春节期间助企惠民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下发我市《关于落实2024年春节期间助企惠民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进一步做好惠企政策落地生效,企业待遇应享尽享,从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和鼓励企业全面发展。

  (1)加强行业管理。实施人力资源机构信用等级积分管理制度,加强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对严重违法机构依法吊销、撤销许可证。开展专职从业人员合规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对纠纷频发重点机构组织集中约谈,加强行政合规指导和警示教育。

  (2)加强市场治理。完善机构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比对,动态排查无许可机构名录,实施“销号”闭环管理。严把机构市场准入关,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清朗行动”,严厉打击人力资源领域各类违法行为。

  (3)加强纠纷处置。实施“码上沟通、薪酬无忧”扩面增效行动,加强线上劳动争议与投诉的受理调处工作。加强部门联动,及时调处化解,减少矛盾上行。

  (1)成立市级层面超期未开工地块处置领导小组,牵头协调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单位,形成积极快速的处置领导机制。

  (2)根据自然资源部超期未开发土地处置工作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完善闲置土地处置程序。

  (3)根据地块类型分类制定处置方案。截至目前,已有8宗取得进展,下一步将继续对剩余地块完成调查、认定工作。

  (1)市资规局已召开整改部署会议,要求属地板块对已出让工业用地中未达到约定投资额和未达到约定亩均税收一半目标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原因并制定处置方案。

  (2)依托常熟市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及“供地决策会”制度,对项目可行性、投资强度、亩均产出、亩均税收等进行研判审核,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下一步将督促板块尽快制定并细化项目提升整改方案。

  (3)建立并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在项目准入评价阶段,企业申报的投资、产出数据,记入平台全程跟踪。

  (4)编制增减挂钩三年专项规划(2024-2026),确保将“三优三保”“一图一表”暂未实施的拟复垦地块中符合条件的地块列入增减挂钩三年专项规划,为下一步复垦提供规划依据。目前该专项规划已获省厅批复。

  (5)按序时进度推进已入库拆旧复垦项目实施,同步做好拟开垦耕地污染调查和耕地质量评定工作,保证新增耕地质量。采取复垦进度月报制,督促各乡镇板块抓紧复垦项目实施。

  (1)对土地收回事项审批增设闲置情形调查情况,若存在疑似闲置情形,则根据闲置土地调查处置工作程序开展调查。

  (2)建立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月度通报制度,对于未按期开竣工项目,发函告知企业。

  (1)加快约定项目落地运营。敦促华侨城文旅商业街尽快开街、华发引进总部经济项目尽早签约、金茂商务大楼和特色商业街加快建成运营。目前华侨城项目住宅部分已全部竣工交付,商业街部分完成总工程量的90%,基本确定运营主体。华发项目已落实总部经济签约项目2个。金茂项目商务大楼已封顶,正在装修,预计6月底竣工验收,并同步开展商业项目招商。

  (2)进一步规范土地出让项目定位和名称。高新区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宜居宜业环境,吸引人才流入,推进高新区产、城、人融合发展。截至2023年底,环昆承湖低碳科技岛、北半岛(创新街区)、云裳活力岛、数字科技岛等主要片区的详规编制全面完成。中新昆承湖园区内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城市总规、详规等要求,在土地出让之前科学确定项目定位和名称,同时要符合我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布局要求,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签订投资发展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加强违约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协议的严格执行。

  (3)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敦促开发地块建设进度,对未开发地块制定按期开工计划,全力推动及时开工,对不按时整改的项目按照资规部门要求及时进行处置。华发项目未开工商业地块已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金茂项目未开工商住地块已完成方案编制,开始进行规划报批。

  (1)制发全面从严治党4张责任清单,市委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市委常委会每半年听取全面从严治党情况。向市委全委会提交《常熟市委员会2023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履责纪实平台设置党风廉政会议召开情况模块,对各板块党风廉政会议召开情况实现实时动态监督。

  (2)深化“1+X”监督机制运用,紧盯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等领域,常态化开展“违规吃喝”“违规送礼”问题专项治理。出台关于推进廉洁机关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机关廉洁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驰而不息纠“”树新风。连续15年开展“510训廉日”主题教育,常态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建成并启用监察印象馆,组织常熟馆藏廉洁文物展、青廉Talk秀等活动,持续涵养时代新风。

  (3)出台《关于推进年轻干部严选严育严管严用的若干规定》和《年轻干部“八小时外”活动负面清单和监管清单》,落实市委主要领导与分管市领导对年轻干部“双重谈话”制度,开展年轻干部述职述学述廉活动79场。

  (4)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编外用工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薪酬分配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编外及村、社区工作人员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加强编外人员、基层执法人员、网格员管理。印发《常熟市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聚焦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等六个问题部署重点整治。举办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及法制审核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现场文明执法音视频记录评比等活动,提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办案实践能力。紧盯渣土运输、户外广告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执纪问责。

  (1)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重点查处科技、水务、工程渣土处置、综合执法等领域性案件。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科技领域分析报告获得苏州市纪委、常熟市委主要领导批示。配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肃纠治基层卫生服务站人员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加强纪委监委与政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建立监督检查联动、线索核查反馈、案件协同办理、案例联合通报等制度,增强反腐败工作合力。

  (2)梳理分析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组织立案免处情况,对立案免处较多的单位予以重点提示提醒。制定《审查调查规范事项自检自核清单》,开展全市案件质量专项检查,更新乡镇模拟案卷,提升基层执纪执法能力水平。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年立案免处率低于苏州市平均水平。组织开展职务犯罪专题论坛,与法院、检察院同堂共训、交流互促,提升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规范化水平。东南街道组织开展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典型案例专题学习,提高定性量纪精准度。常福街道完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制度》和配套业务流程,严格落实信访登记、签批、结信等规定。

  (1)优化教育资源。针对东南街道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加大统筹力度,由邻近区域的公望小学接纳东南实验小学部分学生,缓解区域内义务教育段入学需求矛盾;进一步优化师资招聘统筹,指标向东南街道适度倾斜,切实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学校建设,东南街道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常熟实验学校竣工,计划于2024年秋季招生。

  (2)均衡师资配备。加大宣传和支持力度,积极发动民办学校教师申报各类职称,着力提升民办学校教师业务能力;鼓励各民办学校单位增加职称工资在收入中的占比力度,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积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加大师资调配和交流、支教力度,推动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合理流动,进一步均衡农村和城区的优质师资力量,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常熟市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工作的意见》,推动“要我交流”变成“我要交流”。2023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87名教师交流、支教,骨干教师有346名,占比50.36%,其中城区骨干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114名,进一步均衡了农村和城区的优质师资力量。

  (3)规范食堂管理。先后出台了《常熟市学校食堂财务办法(暂行)》《常熟市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补充意见》等制度,堵塞制度漏洞;加强日常监管,强化专项审计督查,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重视内部稽核牵制,守住食堂资金安全“高压线”;不断完善考核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全方位织牢织密校园食品安全网,多措并举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1)出台《常熟市优化“一老一小”保障工作行动方案(2023-2026)》,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开展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检查以及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建设评定工作,推动养老机构依法依规运行、健康有序发展。引导部分养老机构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社区老年群众提供慢病筛查、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推进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融合发展。

  (2)选择部分养老机构,开展认知症障碍照护专区建设。加强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升养老护理员专业技能。目前已在琴川护理院和九如城护理院内建成认知症照护专区。

  (3)加强与中康养集团的合作,举办“康养旅居中国行-福地常熟”沉浸式疗休养活动,推进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模式,试点建设“特色康养旅居基地”。截至目前,已在3家养老机构建成“特色康养旅居基地”,累计入住外地老年人4200多人次。

  (4)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建成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调联动机制。养老机构与属地医疗卫生机构协作协议签订率达100%。养老院内设医务室或医疗机构按要求配置执业医师。

  (5)发挥护理院和养老院在同一物理空间的优势,将护理院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养老院。督促养老机构按标准设置医务室或医疗机构。

  板块部门强化协作联动,按照时间从紧、进度从快、质量从严的要求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进度,一体化管理安置房建设、竣工、交付、审批流程。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细致摸底调查群众意愿,优化完善分流安置方案,稳妥推进分流安置工作。

  (1)结合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持续加大重大隐患整治力度,消除重大安全隐患。2023年度8项苏州级、50项常熟级、58项镇级政府挂牌整改项目均已完成。积极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行动。帮扶指导重点企业886家,部门检查重大事故隐患228个,企业自查重大事故隐患91个,均完成整改。同时印发安全生产提示函,要求各板块对前五年的挂牌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减少同类问题反复发生。

  (2)持续开展打击非法流动加油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开展巡查6268次,查扣混合汽油约3吨,混合柴油约25吨。2023年下半年非法流动加油警情明显下降,较上半年环比下降超五成。同时,成立常熟市加油站规划布点和纳统工作专班,进一步完善重点路段加油站布点规划,现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

  (1)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20个职能部门、14个板块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建立完善议事会商、约谈提醒、挂牌督办等10项工作制度,全面加强农村道路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导推动;常熟市政府先后5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各职能部门、属地乡镇政府协同落实“议安全、管安全、宣安全”职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安吹哨、广泛参与、多方共治”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2)建立完善亡人事故乡镇(街道)领导到场制度,细化乡镇领导到现场组织救援、溯源调查、协调推动的工作流程,落实定期通报、问责督办等工作要求,各级领导抓农村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和亡人事故压降纳入对乡镇高质量考核,逐年提升考核分值、优化考核内容、强化结果应用。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认定通报,并将认定结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乡镇街道、村居企业等参与创建活动的主体持续扩容。

  (3)排查低等级农路底数。按照村组自然道路、农业生产用道路、其他宅间道路分类,对2405公里低等级农路进行全面摸排,指导各镇、街道合理制定管养方案,督促养护资金向低等级农村提升倾斜。并将低等级农路提档升级工作纳入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隐患路段“5510”整治工程,同步推进隐患治理、设施改造、道路等级提升。

  (4)完成辛张线个开口进行优化归并。在辛张线上行三个路口设置停车让行标志及标线下行、K1+700上行、K1+720下行、K1+750上行七个路口设置减速标线上、下行两处开口。

  27.关于“三类场所消防问题仍较突出”问题的整改。

  (1)持续推进群租房、“三合一”场所全量治理,确保“两类场所”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加大重点火灾隐患三级挂牌力度,2023年度挂牌均高质量摘牌销号,并开展2020年以来80处重点隐患三级挂牌点位整治“回头看”。推进出租房屋“全电厨房”建设。全市345个村(社区)均已启动“全电厨房”建设,205个村(社区)已完成首轮全量整治,切实提升出租房屋领域本质安全水平。持续加大巡查整治力度。严格执行两类场所安全整治标准,动态调整“两类场所”巡查、整治、核查周期,截至2023年12月,通过大平台全程留痕,收缴钢瓶1604个,新增消防设施设备4272个,两类场所合规改造率常态保持97%以上,切实提升“两类场所”治理质效。

  (2)持续推进镇村工业集中区和群租厂房专项整治深化提升,以示范点位为模板,进一步推进群租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我市共有镇村工业集中区和群租厂房点位771个,涉及工业企业4157家。根据“淘汰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总原则,采取“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整治方式,市镇两级分工合作,确定全市103个市级示范点位,由市级验收工作组负责验收工作;其余一般点位由镇级验收工作组负责验收,市级验收工作组进行抽查。截至2023年12月,已完成整治工业集中区和群租厂房点位715个,整治完成率92.7%,其中市级103个示范点位已验收完毕,一般点位已完成验收475个,验收完成率75%。整治过程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工业集中区和群租厂房点位17个,关停淘汰企业285家。

  (3)紧盯“厂中厂”整治,通过分片包干、重点督办等方式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针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分类处理,详细列出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方案和整改期限。对突出问题企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派专人跟踪整改。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新入驻的企业由各板块联审备案后输入信息平台,网格员定期对标巡查,察觉缺陷督促整改闭环,市镇两级采取巡查和抽查的方式防止“厂中厂”隐患回潮。实施重大火灾隐患挂图作战,将常熟澜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列为2023年度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均已摘牌销案。同时,加强企业消防安全培训,组织“厂中厂”租赁双方学习《租赁厂房和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江苏省消防条例》等规范,播放典型案例视频,普及防火知识,督促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对区域内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日常维护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完整、完好,运行正常。

  (1)提升群众诉求回访满意率。一是强化工单受理。建强热线政务信息知识库,不断提升热线咨询解答质效;修订《常熟市12345热线诉求办理时限规范》,开发工单派发辅助系统,推动工单及时、精准派发。二是强化工单办理。严格工单答复意见和延时申请审核,提高办理单位首次处办质量;制定《常熟市12345热线工单延时操作管理办法》,推进群众诉求及时办理。三是强化工单回访。落实处办单位沟通联系制度,成立热线回访组,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有效沟通,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在苏州“便民杯”竞赛中,2023年度常熟市群众诉求回访满意率在各县市平台中的排名较2022年度提升1位。

  (2)发挥平台中枢枢纽作用。一是加强协调联动。制定《常熟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现场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开展现场协调29次,推动疑难重复诉求办结;落实公益诉讼线索推送机制,推动行政机关依法积极履职。二是加强指导督办。制定《12345热线业务培训制度》,开展各类培训13次,提高工单处办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对久拖不决、办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督查督办12次,提升群众诉求办理实效。三是加强分析研判。强化数据赋能,提升舆情动态分析水平,聚焦社保卡更换、房屋翻建、开发商延期交房、预付卡纠纷、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违法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编发各类专报(简报)123件,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19件,有效推动群众诉求处办;实行数据共享,督促办理单位对工单办理指标进行“回头看”,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3)提升预付卡消费纠纷办理质效。2023年3月,建立预付卡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按照“职责法定为主,职能就近为辅”的划分原则,明确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工作规则,进一步厘清各职能部门在预付卡监管工作中的职责范围。截至12月底,12345热线共受理预付卡消费纠纷诉求2831件,已全部办理。2023年市预付卡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召集3次联席会议,对12345热线件新业态、新问题进行会商会办,通过“一事一议”,压实压细相关部门处办职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市预付卡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加强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通过走访调研、现场检查等方式实时掌握预付卡消费风险信息,发现和评估预付卡市场的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1)全力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通过停车设施改造、错峰共享等方式,推进老旧小区停车封闭管理工作。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自主更新工作,有效增加泊位供给。延长道路泊位夜间免费停放时段,商圈周边为21:00-8:00;商业街周边为17:45-8:00;菜场及医院周边为17:45-7:00,有效满足周边居民夜间停车需求。实施道路泊位节假日(双休日)打包优惠措施,满足周边居民节假日、双休日停车需求。

  (2)有效缓解学校周边停车难。建设完成绿地小学东侧停车场及四季停车场,增加学校周边泊位供给。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落实学校错峰上下学举措,减少高峰交通拥堵。扩大校园定制公交覆盖面,新增崇文实验中学、清晖中学、昆承中学、莫城中学4个学校线路覆盖。实现常欣小学地下停车场向家长开放。

  (3)完善收费政策降低停车成本。定期开展停车场收费标准专项检查,告知各停车场经营者严格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及政策,自律诚信经营。推进《常熟市车辆停放服务收费实施办法》修订工作,明确列入2024年发改委重点工作规划。积极开展前期调研,探索建立重点商圈道路泊位停车收费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4)优化服务提升市民停车体验。延长道路泊位免费停放时间,免费停放时间从原来不低于30分钟延长至不低于60分钟(其中菜场周边为45分钟)。优化停车包月服务,对经营性停车场泊位实行线上分时共享,满足市民个性化停车需求。完成30处共计128个“分散式”道路泊位智能化改造并实施收费管理,保障重点区域停车刚需人群。优化常熟高铁站停车环境,完成常熟站北停车场改造并投入使用,推进景点周边停车治理。

  (1)优化完善短板弱项,提升设施设备管理。通过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设施设备管理职责。会同属地街道联合约谈整改工作推进不力的企业,责令落实问题处置闭环。优化维修资金应急使用“绿色通道”工作机制,提高维修资金使用服务小区设施设备维修效率。

  (2)提升公共管理质效,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构建推行“乡镇窗口收件、市局网上审核”房屋结构改造安全行政许可便民工作机制,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落实住宅小区室内装修管理日常巡查职责,强化源头管控措施。探索“消防通道畅通”破题实践。鼓励引导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创先创优,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3)加强多方协同履职,发挥考核监督作用。出台住宅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运行指导意见,2023年共成立物管会80个,同比增长344%。出台“四好”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致力改善小区人居环境。落实考核监督实效,对信用等级D级的企业暂停其前期物业招投标的投标资格。

  31.关于“省纪委监委安全生产重点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1)和创化学已将“区域控制室”搬迁至综合楼一楼西侧。阿科玛氟化工VDF/PVDF生产单元操作楼已进行抗爆设计和改造。富士莱8#甲类厂房内外操室、休息间、交接班室完成搬迁。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装置区内控制室搬迁至二道门外。

  (2)根据《江苏省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封闭化建设指南(试行)》,对封闭化提升改造方案进行了完善,并通过了专家论证。完成了测速抓拍监控、周界警戒相机、违停监控、视频监控、高空瞭望等设备的安装。完成兴虞路、盛虞大道、富虞路卡口道闸的改造。

  (3)经开区化工园区对照《化工园区安全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完成智慧园区平台(二期)项目建设方案编制,根据建设方案内容完成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应急、封闭化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升级改造,并于2023年8月28日开展试运行。同时园区优化智慧园区运营团队,明确相关负责人,聘请专业人员开展日常运维管理,对监管人员加强平台使用培训,确保所有安全监管人员都能熟练操作使用智慧园区平台。

  (4)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规划建设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特勤站海康路备勤点,目前土建已完成。同时,新材料产业园已根据缺配清单确定了采购方案,第一批次消防器材已完成采购。

  (1)加快推进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入园进区,全市6个拓展集聚区和1个整合提升点规划环评已获批。积极开展印染废气和噪声治理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印染企业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水平。持续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依法查处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通过严格执法倒逼企业增强守法意识。2023年印染企业废气、噪声投诉同比下降16.3%。

  (2)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深化涉VOCs企业排查整治,完成2023年度重点VOCs治理项目1397项,开展VOCs治理成效“回头看”评估。强化移动源污染治理,2023年淘汰国Ⅲ及以下柴油车2336辆、厂内燃油叉车840台。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持续开展柴油车联合路检、入户抽测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工作。加强排放大户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排放大户数据异常预警联动机制,全力压降污染物排放。2023年,我市臭氧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5%;超标天数同比减少12天,臭氧浓度改善排名全省第10。

  (3)从源头严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新增耗能,强化项目节能审查,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挖掘节能潜力。出台《关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鼓励高耗能行业企业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推行节能低碳发展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强可再生能源建设,积极宣讲绿电政策,鼓励企业主动购买绿电(绿证),提高绿色能源使用量。通过上述整改措施,我市电力、钢铁、造纸等行业能耗占全市规上企业能耗的比重已经实现下降,低于2021和2022的占比水平。

  通过3个月集中整改,全市上下进一步深化对政治巡视的思想认识,切实纠治了一批存在的突出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巡视整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持续发力、长期整改。下一步,市委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保持思想认识不松懈、推进力度不减弱、整改要求不降标,扎扎实实落实好各项整改任务,确保巡视反馈问题改到位、改彻底。

  一是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市委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有力抓手,把巡视反馈问题作为市委“1+7”工作清单重点内容,把巡视整改与日常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持续强化跟踪督导,推动形成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是持之以恒抓好接续整改。市委将继续加强对巡视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听取整改进展情况汇报,对尚未整改到位和需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紧盯不放,确保按时按要求整改到位;对已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并且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回潮。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持续推动巡视整改工作见底清零。

  三是切实推动巡视成果转化。聚焦巡视发现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分析、找准症结、精准施策,制定和完善务实管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着力构建治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扎紧制度机制笼子,真正从根源上堵塞漏洞,推动实现以整改提效能、促发展,不断提升巡视整改实际成效。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子邮箱:

  苏ICP备2023002088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330073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